2011-07-11
養和醫院進行亞太區首宗人工心臟作永久治療 為末期心臟衰竭患者帶來曙光
養和醫院宣佈成功為一名73歲、患有末期心臟衰竭的長者陳先生置入人工心臟(LVAD),完成全亞太區首宗永久治療(Destination Therapy)。陳先生亦是同類病人中最年長的一個,礙於年齡及其他疾病,無法接受心臟移植,其他治療亦告無效。
在香港,人工心臟一般只用於輪候心臟移植的患者作過渡性治療 ( Bridge-to-Transplantation)。今次為不宜接受心臟移植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置入人工心臟,目的是為病人提供永久治療,以延長病人生命及改善生活質素。人工心臟乃一微型心臟輔助系統。病人可以透過體外控制器操作人工心臟,將帶氧血液泵至全身,每分鐘輸出血液可達10公升,足以取代原有左心室的功能。現時全球有逾7,000人使用同類型號,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2010年1月批准其作永久治療。據生產商資料顯示,有一病人迄今已生存7年。
陳先生年事已高,由於無法心臟移植,死亡率近乎百分之百。以人工心臟作永久治療,是唯一可行的方法。
是次手術匯聚本院各方專業醫護人員,包括心臟科專科醫生、心肺外科專科醫生、麻醉科專科醫生、專科護士(手術室、深切治療部)及強大支援團隊,為末期心臟衰竭病人帶來希望。本院開創先河,利用人工心臟作永久治療,為不宜接受心臟移植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重燃希望,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,生活質素得以改善。本院期望日後將有更多病人受惠,造福大眾。
有關詳情可按此 [1]。
在香港,人工心臟一般只用於輪候心臟移植的患者作過渡性治療 ( Bridge-to-Transplantation)。今次為不宜接受心臟移植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置入人工心臟,目的是為病人提供永久治療,以延長病人生命及改善生活質素。人工心臟乃一微型心臟輔助系統。病人可以透過體外控制器操作人工心臟,將帶氧血液泵至全身,每分鐘輸出血液可達10公升,足以取代原有左心室的功能。現時全球有逾7,000人使用同類型號,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2010年1月批准其作永久治療。據生產商資料顯示,有一病人迄今已生存7年。
陳先生年事已高,由於無法心臟移植,死亡率近乎百分之百。以人工心臟作永久治療,是唯一可行的方法。
是次手術匯聚本院各方專業醫護人員,包括心臟科專科醫生、心肺外科專科醫生、麻醉科專科醫生、專科護士(手術室、深切治療部)及強大支援團隊,為末期心臟衰竭病人帶來希望。本院開創先河,利用人工心臟作永久治療,為不宜接受心臟移植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重燃希望,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,生活質素得以改善。本院期望日後將有更多病人受惠,造福大眾。
有關詳情可按此 [1]。